台灣企業家最敬佩的王永慶、郭台銘,都沒上過大學;敬佩他們的企業家之中,不乏第一志願名校的畢業生,甚至還有不少人擁有博士學歷。
在全球經濟呼風喚雨的比爾蓋茲、賈伯斯和戴爾,大學沒念完;但是,為他們效命的數十萬員工,絕大多數畢業於全球最頂尖大學。
為什麼要上大學
八十年前的大學生,地位就像科舉制度的進士,可以當一縣的父母官;就算是二十幾年前,考上大學也值得全村放鞭炮慶祝。對照現在,大學聯招錄取率超過 90 %,每年為社會製造超過二十萬名畢業生。在各種學歷中,大學生失業率位居第二高;長期失業者中,22 % 擁有大學以上學歷。
《天下雜誌》今年首度進行的「大學教育大調查」顯示,有將近 90 % 的受訪大學生同意:「讀大學不值得驕傲」。
是啊,為什麼上大學?
答案或許是刻在德爾菲阿波羅神殿上那句話——「know thyself」,認識自己。
在希臘神話中,當人對命運有困惑時,會到神殿來問神諭(oracle。對了,全球最大企業軟體公司oracle的創辦人,也是個大學退學生),其終極核心就是了解自己。
念大學的目的,是為自己加值。世界變化之快,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,出學校後五到十年,將完全過時。如果在這四年內,自己能夠學會系統思考,發展出一套看世界、看事物的架構,培養深度思考的習慣,就不必惶惶惑惑苦求神諭。政大校長吳思華說得貼切,上大學是為了學習「學習的方法」。
國家的實力在大學
今年是海闊天空教育特刊十週年。十年前,全球教改風起雲湧,《天下》以改善台灣教育環境為自己的使命。過去九年,我們把重點放在十二歲以下的兒童教育,今年我們選擇了高等教育。
自從九○年代末期以來,全球的高等教育從菁英走向普及,大學以及大學生的數量,以十倍速成長。各國政府的教育重心,逐漸從中小學轉向大學,因為,在知識經濟時代,大學的產品——研究成果和所訓練的人才,是創造國家財富、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兩大關鍵要素。大學以及大學生的實力,就決定了國家的實力。
十年之間,台灣的大學盲目膨脹、大學生素質下降、大學教學與產業期待有落差,這些都是事實,也是必須面對的迫切危機。大學要如何提供好的教育品質,差異化競爭?大學生要怎麼有效學習,培養自己的實力?《天下》教育特刊小組特別走訪台、港、中、日、韓、印、美、加、歐洲等九國大學,全面檢視蛻變中的大學教育。
如果,上大學不能讓你認識自己、為自己加值,也不能為國家創新價值,那麼,的確不必讀大學。(文/蕭富元 出處:天下雜誌 360 期/2006.11.22.)(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天下雜誌--競爭實力專刊》)
.為什麼要念大學?聽聽陳文茜、易智言、杜書伍、林懷民等給大學生的建議>>
留言列表